徜徉江畔,微醺的霞光中,不知是誰在吹奏葫蘆絲,一曲《月光下的鳳尾竹》渡過江水,逶迤而來,瞬間把我帶到了瀾滄江邊翠綠欲滴的鳳尾竹林里。悠悠樂聲中,我仿佛已穿起了心儀已久的傣家筒裙,在碧波瑩瑩的麗江邊漫步起舞。
那個下午,我竟毫無理由地愛上了葫蘆絲。更沒有想到,有一天,葫蘆絲變成了我的拿手好戲。
起步艱難,一個從未接觸過的樂器的學習過程,如同忍受一場無止境的煎熬。許多個寂寞的午后,嘴唇干裂了,許多個孤獨的夜晚,手指僵硬了。幸好有媽媽耐心的陪伴和不停地鼓勵,有了媽媽的支持,嘴唇干裂了,抿一口清水,繼續練習;手指僵硬了,暫停,活動一下,接著投入。寒暑易節,我終于闖過了十級大關,修成了正果。
獨立江畔,一曲悠揚的葫蘆絲在暮色中飛揚……
婉轉的笛聲逗弄著天上的紅云,動聽的旋律舞起兩岸的蘆葦。樂聲撥弄風弦,和著彼岸的花香跳著優雅的舞步,一起一伏,或抑或揚,由近至遠,從心中溢出,從口中奏出,輕輕飄過江水,飄向遠方。
葫蘆絲的悠揚樂聲帶著我飛入了夢一般的竹林。在那樂聲構筑的夢境中,美麗的姑娘輕倚在鳳尾竹旁,清澈的雙眸中流露出期待。月光斜灑在她的衣裙上,把她曼妙的身影投射到金色的水面上。樂聲漸漸輕靈飄逸起來,姑娘起身來到水池旁,在月下忘情地輕舞著、旋轉著,波光中倒映著她亭亭的身影,月光下裙擺也輕輕飄揚……
樂聲一轉,微風輕拂鳳尾竹,遠看像一層綠色的霧在舞動。竹樓里美麗的阿妹正深情地凝望窗外,竹樓外癡情的阿哥沉浸于葫蘆絲聲中。靜謐的夜晚,風似乎都纏綿起來,傾訴著戀人心中的愛意。
一曲吹罷,我沉浸于葫蘆絲的美,久久不能回神。
學校的文藝匯演如期而至。站在舞臺中央,我深吸了一口氣,使自己的心安靜下來,取出了心愛的葫蘆絲。獨特的音色在會場中彌漫開來,像一首田園詩歌,幽雅清淡,恬靜悠遠;如淙淙的溪流,婉轉清透,輕吟淺唱;又似故鄉的原野風景,沒有鉛華雕飾,清新自然。
音樂時而舒緩,如漁舟泊岸而眠。突然,又升到那星辰與皎月交輝的深空里,和著云絲曼妙輕舞,化作一片絢爛織錦,一幅無聲的靈動畫卷。我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夢境,陶醉不已?粗_下觀眾聆聽我的演奏的認真模樣,霎時間,鮮花開遍了我整個心田。
曲聲漸漸消散在空氣中。片刻的安靜后,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,令我無比興奮。下臺后,輕撫懷里的葫蘆絲,我深深地懂得,這就是即將伴我一生的拿手好戲!